前 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十四五”時期,是康巴什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興蒙”行動,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推進創新驅動先行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為全力支撐鄂爾多斯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四區”創新載體創建,迫切需要在建設實力鄂爾多斯、活力鄂爾多斯、綠色鄂爾多斯、宜居鄂爾多斯、幸福鄂爾多斯中展現康巴什新作為。依據《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發展規劃和二Ο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鄂爾多斯市“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等文件編制了本規劃。本規劃適用于康巴什區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工作,適用期限為2022年至2025年。
第一章謀篇布局新時期科技創新發展藍圖
一、發展形勢
(一)發展現狀
(二)主要問題
(三)戰略機遇
二、創新目標和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發展目標
第二章加快推進創新發展數字化轉型
一、推動政府治理數字技術進步
(一)構建政府數字化轉型推進機制
(二)提升政務服務隊伍數字化素養
(三)搭建科技創新社會化數字平臺
二、創新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業態
(一)加快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
(二)拓展數字經濟技術應用新空間
(三)搭建數字技術研發平臺與實踐
三、加快民生服務領域數字應用
(一)推動互聯網醫療創新應用場景
(二)強化智慧養老新信息技術支撐
(三)加快推進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
(四)開展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研究
第三章奮力推動醫療衛生與教育科技進步
一、加快臨床醫學技術推廣應用
(一)創新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機制
(二)搭建臨床醫學科技創新平臺
(三)加快臨床醫學科研成果轉化
二、創新發展中醫藥(蒙醫藥)
三、構建多維度創新教育體系
第四章全力提升城市科技創新能級
一、創新城市生態景觀應用與技術
(一)提升城市生態景觀設計能力和技術水平
(二)發展城市生態治理智能應用技術
(三)加大窟野河流域水環境修復與綜合治理技術集成示范
二、發展水資源高效利用開發技術
(一)提高水資源智慧管理水平
(二)水資源循環利用新技術研究及應用
(三)加強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創新
三、發展城市污染物減排利用技術
(一)強化節能減排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二)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
(三)“互聯網+“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應用
第五章著力加快文旅科技創新融合發展
一、加快文化創意設計與科技創新
(一)搭建文化創意公共服務創新平臺
(二)拓展文化創意技術路徑
(三)培育文化創意產業鏈創新主體
二、創新城市與生態旅游發展模式
(一)推動“科技十城市十生態旅游”融合發展
(二)加快全域旅游發展模式技術進步
第六章深入推動特色高效農業科技創新
一、提升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水平
(一)開展設施農業技術研究
(二)推進智慧農業技術開發與應用
二、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一)設施農業技術創新基地建設
(二)城市農業科普示范基地建設
第七章協同共建區域創新中心
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平臺載體
(一)搭建產學研創新平臺
(二)建設鄂爾多斯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
(三)共同推進科技創新環境共享平臺
二、探索發展未來產業培育高地
(一)加強未來產業前瞻部署和研發支持
(二)推進未來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三)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四)加強未來產業創新人才引進和培養
三、完善創新中心政策保障體系
第八章全面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一、實施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工程
(一)培育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
(二)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力度
(三)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
(四)實施企業創新主體提升工程
二、實施科研基礎條件創新工程
(一)構建科技創新基礎條件平臺
(二)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建設
(三)拓展創新創業發展空間
三、實施科技人才引進培育工程
(一)深入實施產業領軍人才戰略
(二)加強本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力度
(三)創新人才評價制度
(四)樹立契約精神和企業家精神
四、實施科技開放合作推進工程
(一)推動院地合作交流
(二)加強科技合作基地建設
(三)拓展科技合作展會平臺功能
(四)開展科技合作“三庫”建設
五、實施科技創新環境優化工程
(一)優化科技創新環境
(二)強化科技金融服務
(三)加強科研誠信建設
(四)提升科技服務能力
第九章建立健全規劃組織實施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加大研發投入
三、強化評估監督
第一章謀篇布局新時期科技創新發展藍圖
“十三五”時期,康巴什區實現從開發區到市轄區的歷史性跨越,邁入中國“幸福宜居之城”行列,是康巴什區發展史上具有意義的五年。五年來,康巴什區科技創新工作扎實有效,空間布局進一步明確,創新能力穩步增強,創新資源持續涌入,創新主體加快培育,創新載體建設進展顯著,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一、發展形勢
(一)發展現狀
研發投入穩步增長。2020年,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1. 04億元,全社會研發經費(R&D)投入占GDP比重1. 16%;科技投入持續增加。累計爭取上級財政科技資金2771. 4萬元;平臺載體不斷奪實。建成自治區院士專家工作站4家、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3家,孵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6家;民生科技加速應用。5G+“智慧城市”建設全面啟動,5G基礎網絡實現全域覆蓋。
(二)主要問題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認識到康巴什區科技創新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有待強化,康巴什區高新技術企業總量與伊金霍洛旗、高新區存在差距;二是科技創新載體發展仍存在不足,多數載體規模較小,入駐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產業關聯度較弱,難以形成較強的聚集度和專業性;三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層次不夠高,與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合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四是科技成果轉化有待加強,產學研缺乏資源互通和協同合作的契合點,優質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較少;五是科技人員數量少、結構不均衡,尚未形成與城市功能和社會需求相配套的科學人才結構體系。
(三)戰略機遇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邁入科技變革加速的新時期。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拓展創新路徑,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學科不斷融合突破、相互滲透,不斷催生新的產業形態以及商業模式。疊加全球經濟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加速重構,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主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關鍵。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新發展階段。積極順應全球科技創新的重大趨勢,主動承接國家創新戰略,均將成為康巴什區“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導向。
“十四五”時期,鄂爾多斯市將堅持新發展理念,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黃河流域鄂爾多斯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呼包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鄂爾多斯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雙碳”科技創新綜合示范區的建設與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聯動迭加,有利于集聚高能級創新平臺載體,打造高端集聚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創新發展新格局。
綜合研判“十四五”的新形勢,康巴什區創新資源集聚效應明顯,已成為鄂爾多斯市重要創新樞紐,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應以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先導區和創新驅動先行城市建設為牽引,緊抓住“四區”建設戰略機遇,著力優化發展布局、構建創新生態集群、高效配置創新要素、促進產城融合,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人才發展為支撐,努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為全市發展大局貢獻力量。
二、創新目標和發展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深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鄂爾多斯市第五次黨代會和康巴什區第二次黨代會精神,以強化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主線,以建設鄂爾多斯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緊抓“四區”創新載體建設機遇,肩負科技創新使命擔當,打造一批科技創新平臺,支持一批科技型企業,培育一批科技創新人才,不斷強化科技引領作用,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開放合作,全面提升康巴什區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支撐能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引領。把創新擺在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激發科技創新體系中各要素的創新活力,使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堅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高效的組織領導體制和統籌協調機制,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堅持主體培育。發揮企業在加大研發投入、集聚創新人才、加快成果轉化、推進產業升級中的主體作用,不斷提升科技支撐能力。
堅持開放合作。加強與先進地區的創新資源對接和深度合作,推進“科技興蒙”行動落地,助力康巴什區建設創新驅動先行城市。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康巴什區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集成轉化能力顯著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逐步提高,形成科技支撐現代服務業和數字經濟“雙輪驅動”的發展態勢,把康巴什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高地。
——研發投入穩步提升。建成具有特色的區域創新科技體系,開創創新資源供給充分、配置高效合理、創新服務水平優質的局面。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達到2.2%以上,區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不低于1%。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企業R&D經費投入占全社會R&D經費總量比例穩定在9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實現“三清零”目標,研發投入強度顯著增長。
——創新基礎顯著加強。以“科技興蒙”為契機,圍繞市區重點領域和重大科技任務,進一步加大與“4+8+N”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協作打造一批創新平臺載體和人才培育基地,促進研發、人才、產業、資本融合發展。到“十四五”末,創新平臺載體數量不低于10個,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突破3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15家以上。每萬人口擁有發明專利數5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2.8%以上。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超過13%。
——創新人才持續涌現。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 落實“鄂爾多斯人才新政30條”、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充分發揮康巴什區城市中心的優勢,借助構建創新平臺載體引進一批優勢產業創新人才團隊,共同構筑鄂爾多斯人才高地。到 2025年,引進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50人以上。
第二章加快推進創新發展數字化轉型
準確把握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戰略目標。立足康巴什現有區位優勢和特點,以鄂爾多斯市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打造全國資源型城市數字化轉型先行城、建設自治區特色產業數字化應用先導區之契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社區治理特色基地建設,進一步發揮數字技術在政府治理、智慧城市、改善民生、催生新業態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要素聚集、賦能、應用,打造產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新經濟新業態活力場、城市高質量發展能量場,為城市新動能的塑造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賦能。
—、推動政府治理數字技術進步
(一)構建政府數字化轉型推進機制
進一步明晰建設數字政府的戰略架構,明晰建設數字政府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改革目標,樹立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行政方式,以改善公共服務為導向,克服以往部門分割和等級壁壘,突破碎片化的管理困境,有機整合政府職能,不斷完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運行體制機制,有效聚合社會力量,創新服務理念,強化依法行政,改變服務供給方式,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二)提升政務服務隊伍數字化素養
開展數字經濟新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提高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干部的數字素養和數字領導力。不斷加強學習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知識, 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在熟悉業務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數字技能,提升數字素養。注重服務,建設服務型政府,切實把握信息時代的歷史機遇,不斷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數字政府高效、標準化運作。
(三)搭建科技創新社會化數字平臺
打破信息壁壘,充分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政府角色轉變的創新平臺。在原有公共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系統的、多層次的云計算平臺,使各部門的數據資源能快速匯聚、集中分析處理,在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社區等領域形成一批數字化治理成果,更好地為社會民生、企業、市場服務。推動政府數據公開,激發市場活力方面的作用。加強對數據資源價值的挖掘,實現政府信息資源與社會信息資源融合創新,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公共數據服務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打造新支撐和新引擎,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
二、創新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業態
(一)加快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
緊抓數字科技發展機遇,因地制宜,積極引進和促進新的數字經濟技術,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產業創新升級、提升城市全要素生產率、促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廷伸。重點圍繞健康、養老、托育、文化旅游、體育、物業等發展生活性數字技術服務業,加快生活服務平臺建設,形成數字生活新服務生態體系。鼓勵引導企業依托技術和專業化優勢,培育發展研發設計、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技術服務、品牌培育和售后專業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提升數字化資源配置。
(二)拓展數字經濟技術應用新空間
依托數字經濟新技術,構建優勢特色產業的公共數字化賦能平臺,推動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優先保障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空間需求,研究制定優惠政策,引進數字經濟總部企業,實現行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和商業生態重構。通過市區共建,力爭建成集數字經濟孵化器、智慧城市科技館等,形成集科技研發、成果展示、解決方案采購、科技旅游、科學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科技綜合體。加快推進5G基站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場,加快無人駕駛汽車在公共交通和公共安全領域應用步伐,5G無人駕駛公交、景區游覽車輛。
(三)搭建數字技術研發平臺與實踐
通過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培育和引入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社會組織等創新主體,引進國內外新一代信息技術科研機構,支持相關領域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康巴什區設立分中心。積極融入呼包鄂烏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主要圍繞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引進國家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設立分支機構,加快培育一批國家級、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積極參與呼包鄂烏重大科研、技術攻關等項目,促進鄂爾多斯科技創新要素與呼包鄂烏同頻互動,構筑鄂爾多斯區域創新高地。
三、加快民生服務領域數字應用
(一)推動互聯網醫療創新應用場景
開展大數據分析和挖掘,依托政府數字平臺,建設完善智慧醫療衛生信息業務系統,努力提高醫療服務信息化水平。整合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初步建立智慧醫療衛生基礎支撐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區域衛生健康信息系統,建設一個網絡暢通、應用全面、資源共享、標準統一、系統安全可靠的區域衛生信息化體系。發展智慧健康服務產業,加快醫療科技成果在康巴什區落地轉化,促進行業技術開發和成果產業化。
(二)強化智慧養老新信息技術支撐
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將智慧社區養老服務